日前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表示,「南海行為準則」框架第一份草案已形成。上月剛被免職的菲律賓原外長雅賽也說,有信心最早在今年6月完成「準則」框架草案。看來今年暑期中國與東協有望通過「準則」框架文件。
就法律約束力而言,「框架」的通過與「準則」的簽署兩者不可相提並論。即使未來中國與東協簽署準則,也要看此文件的實際條款內容為何,才可確定此被視為「弱法」的文件是否有「牙齒」。今年菲律賓擔任東協輪值主席國,剛好東協成立50周年,再加上中國繼續加強與東協的良好關係、防範美國插手南海問題,中國與東協的確存在通過「準則」框架文件的高度共同意願。
可能在年中通過的「框架」是否會提及南海仲裁結果?要求仲裁案當事方遵守裁決?或寫入強制爭端解決機制呢?筆者認為應該不會。儘管東協會員當中有少數國家傾向支持在文件中納入與仲裁或法律解決爭端的相關文字,但多數國家反對。由於東協內部欠缺共識,加上中國也不可能接受,「框架」文件不會出現強制爭端解決機制的文字,也不會提南海仲裁。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有關「準則」的立場與意圖。美國一再呼籲南海爭端國以包括仲裁在內的方式和平解決爭端、支持菲國所提的南海仲裁案,也支持其他國家採取此種法律途徑。美國希望東協納入有關南海仲裁的文字,鼓勵菲國「炒作」仲裁結果。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亞洲專家歐內斯特‧鮑爾日前在一場國際研討會中表示,菲國不引仲裁案將有損菲國安全與主權;他也建議應將仲裁與具法律約束力的文字納入「準則」文件。
不過美國影響「準則」的企圖甚難成功。正如去年2月,美國與東協召開領導人特別會議,以及9月召開第四屆美國與東協峰會時,歐巴馬政府一直想在會後聯合聲明文件納入有關南海仲裁的文字,但都失敗。
要期待中國與東協在「框架」文件納入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強烈文字是有困難。但納入一些加強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所提的信心建立措施,包括海上搜救、建立熱線、資源保育、汙染防治、海上執法合作等項目是有可能的。
即使中國與東協只是通過一份「準則」的框架文件,此進展仍具重要政治意涵,有可能影響美國新政府的南海政策,也有助南海降溫,值得拭目以待。(作者為中央研究院歐美所研究員)
(中國時報)